B肝患者診治的相關問題: 109.2.3 增修
1.慢性B型肝炎患者介入治療的時機:
1.e抗原陽性、ALT大於或等於正常值兩倍、HBV-DNA大於或等於2萬IU/ml時。
2.e抗原陰性、ALT大於或等於正常值兩倍、HBV-DNA大於或等於2千IU/ml時。
3.晚期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不論ALT正常與否。
4.ALT升高甚至超過正常值5倍,合併嚴重肝發炎、肝功能代償不全時。
2.治療首選藥物:
1.長效型alpha干擾素、貝樂克、惠立妥、韋立得,因為沒有抗藥性或抗藥性很低。
2.抗藥性導致肝癌發生率增加,即使有效的挽救治療,仍然難以降低風險。
3.治療期間如何監測:
1.e抗原陽性患者每3個月監測1次ALT、HBeAg和HBV-DNA。
2.e抗原陰性患者每3個月監測1次ALT和HBV-DNA。
3.服用惠立妥或干適能時,應監測腎功能。
4.服用喜必福時,應監測肌無力的發生。
5.注射干擾素時,應監測血細胞計數和其他不良反應。
4.亞太肝臟會議對停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建議:
1.e抗原陽性的患者,在e抗原轉陰,且血清測不到HBV-DNA,持續服用1年後,
才能終止治療。
2.e抗原陰性的患者,每6個月監測1次,至少連續3次,血清測不到HBV-DNA,
才能終止治療。
3.肝硬化患者不建議停藥。
5.口服抗病毒藥物及干擾素治療的健保給付規定:
1.e抗原陽性的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,自106年1月1日起實施:
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一直到e抗原轉陰後,再加上鞏固治療1年。
2.e抗原陰性的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,自106年1月1日起實施:
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至少2年,期間每半年驗1次HBV-DNA,連續驗3次,
3次都驗不出HBV-DNA,可以停藥。每次療程至多3年。
3.e抗原陽性的患者,自105年10月1日起實施:或施打干擾素1年。
4.e抗原陰性的患者,或施打干擾素1年。
5.肝硬化且HBV-DNA大於或等於2千IU/ml的患者,需終身服藥。
6.109年1月1日起實施:確診為肝癌並接受根除性治療且HBV DNA大於或等於
2000 IU/mL,可長期使用,直至肝癌復發且未能再次接受根除性治療止。
a.根除性治療包括手術切除、肝臟移植、射頻燒灼、局部酒精注射、微波消
融、冷凍治療。
b.已符合肝硬化給付條件可長期使用者,不在此限。
6.40歲以上ALT正常偏高(較接近40)的B肝帶原者和ALT輕微上升的慢性B型肝
炎患者,都應該進行肝纖維化的評估。
7.肝功能代償不全的患者,雖不能施打干擾素;但是可以服用抗病毒藥物,貝樂克
及惠立妥為其首選。治療期間應監測腎功能及乳酸中毒。
8.病患在化療前,都應作B肝表面抗原篩檢。針對HBsAg+患者,化療開始前1週,
預防性服用抗病毒藥物,一直到免疫抑制或化療結束後6個月為止。
9.準備進行器官移植的B肝病患,應先監測HBV-DNA,如果測得到病毒量,建議服
用抗病毒藥物,預防B型肝炎再感染。
10.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成效:
1.長庚醫院廖運範醫師研究團隊證實,B肝病患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,可以獲得肝
臟組織學的改善,肝纖維化組織回軟,肝硬化緩解。
2.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醫院、台中榮總、輔仁大學共同研究,證實肝癌患者術後
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,肝癌復發率降低30%。研究論文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,
並指出:我國肝癌患者中,80%是B肝帶原,肝癌術後5年內復發率約50%。
11.慢性B型肝炎患者HBV-DNA的數值越高,使他肝臟組織學嚴重程度越厲害,得肝癌
的機率也升高。表面抗原的數值越高,得肝癌的風險也越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