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炎、肝硬化和肝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5.4.19 增修

肝炎有病毒性肝炎、藥物性肝炎、化學毒物性肝炎、細菌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炎、

自體免疫性肝炎、脂肪肝性肝炎、新陳代謝異常性肝炎、寄生蟲性肝炎、

膽道閉鎖症等。

台灣以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最多,A, B, C, D and E 五種較為普遍,其中B型患者

超過300萬人,C型患者超過60萬人,同時感染BC型患者約20萬人,所以說

肝炎是我們的國病。

一、病毒性肝炎:

有不活動性B肝炎帶原者、C肝感染者和慢性、急性、猛爆性肝炎四種。

1.不活動性B肝炎帶原者、C肝感染者和正常人一樣吃喝玩樂,一起工作,沒有任何    

        異狀,只有到醫院抽血檢查才能得知。AST and      ALT<40 IU/L,表示肝細胞正    

        常新陳代謝,超音波檢查也無異狀。AST (舊名稱GOT) and ALT (舊名稱GPT)的正    

       常值在8~40 IU/L之間。

   不活動性B肝炎帶原者,HBV-DNA少於2000IU/ml、ALT正常,是一個『攜帶B肝      

       表面抗原的患者』。有病毒在身上,就不健康。         以前「誤稱」健康帶原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者,讓人誤以為沒病,不必上醫院。只是病毒暫時不活動,何時發作不知道?

 C肝抗體,只能說「疑似C肝」,必須驗出病毒,才算是C肝感染者。目前沒有

 找到C肝相關的抗原,所以不說「C肝帶原」。

 不活動性B肝炎帶原者和C肝感染者,都是屬於『慢性感染的病人』,一定要終  

身作抽血和超音波定期追蹤檢查。

2.慢性肝炎患者是AST and ALT>40 IU/L超過6個月以上,表示肝細胞不斷且慢

慢的壞死。初期也沒有異狀,和常人一樣工作、玩樂。當GPT值持續升高大

於300時,就會有倦怠、口乾、口苦、食慾不振、失眠、黃疸等症狀出現。

 

3.急性肝炎ALT>2000IU/L,表示肝細胞不斷大量的壞死。患者會倦怠、口乾、

口苦、食慾不振、惡心嘔吐、怕聞到油煙味、茶色尿、灰色便、失眠、黃疸等

症狀出現,但腹部很少有異狀。肝臟不會痛,卻由胃來反應,所以會厭油膩、

吃不下、想吐。急性肝炎在6個月內恢復健康,超過半年就成慢性肝炎。

 

4.猛爆性肝炎:醫學上稱作急性肝衰竭。

  罹患急性肝炎,在黃疸出現兩週內或症狀出現8週內,併發中度以上的肝昏

  迷,肝細胞急速大量壞死,情況非常危急,可能短時間內引發肝衰竭;甚至在

  幾天內,就因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,致死率超過80%。

細分為:

1星期內肝昏迷為超急性肝衰竭。

2至4星期內肝昏迷為急性肝衰竭。

5至12星期內肝昏迷為亞急性肝衰竭。

 

起因於:

1.病毒性肝炎:以慢性B肝急性發作佔9成、A肝較少、C肝非常少、孕婦和

  長者感染E肝、B肝覆加感染D肝、B肝外加感染A、C肝。

2.藥物性肝炎:以止痛藥、偏方較多。

3.新陳代謝性肝炎:威爾森氏症、妊娠性脂肪肝、小兒雷氏症候群。

4.自體免疫性肝炎、膽汁淤積、嚴重性肝硬化、肝癌。

5.肝靜脈或下腔靜脈阻撓、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的敗血症。

6.毒蕈類食物中毒。

       因為大部分的肝細胞已經壞死,幾乎『無肝』,臨床症狀:

黃疸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水、全身皮膚容易出血、肝昏迷。

併發症:腦水腫、急性腎衰竭、細菌感染、低血糖、低血壓、凝血功

能低下、電解質與酸鹼度失衡和呼吸困難等。肝臟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

方法,存活率約70%;無法換肝,只得採支持性治療。

    預後不佳的因素,優先考慮肝臟移植:

     1.年齡小於10歲或大於40歲。  

     2.黃疸出現7天後,才出現肝昏迷。

     3.凝血酶原時間PT值大於24秒。

    4.黃疸數值高於17mg/dL

 

5.B型肝炎患者抽血檢驗得 HBsAg+ (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) 即表面抗原陽

性,且它的HBV DNA+ (Hepatitis B virus) 肝炎病毒的遺傳因子持續在複製。

 

6.C型肝炎患者抽血檢驗得 Anti-HCV+(Anti-body Hepatitis C virus)即病毒抗體

陽性,同時它的 HCV RNA+肝炎病毒遺傳因子不斷在複製。

 

7.B and C型肝炎病毒兩者基因完全不同,檢驗項目也不同。B型是檢驗表面抗

原,而C型是檢驗病毒抗體。因為RNA不穩定,病毒容易變異,毒性較強,

亞型有50多種,所以C型肝炎疫苗研發甚為困難。

 

8.病毒舊稱濾過性病毒,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見,要靠身體的免疫力去殺

死它們;否則,就要事先施打疫苗。

 

9.B型肝炎疫苗在半年內要按時施打三劑,一個月後須回醫院確認是否有效果,

表面抗體10mIU/ml以上,保護力可以維持10至15年;如果沒有反應,就要

重新注射。再沒成效,就要特別小心,避免被傳染;因為有4%特異體質的人,

對疫苗沒有反應,不會產生表面抗體。

 

10.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實施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及孕婦B型肝炎產前

檢查的國家,有效阻斷母嬰垂直傳染,學齡前兒童B肝感染率已經降到1%以

下。

台大醫院張美惠教授領銜的台灣兒童肝癌研究團隊1997年6月在新英格蘭醫學

期刊發表論文,證實我國施行此醫療政策,有效降低兒童肝癌發生率達75%,

B肝疫苗可以預防肝癌,這是全世界第一篇發表疫苗防癌的文章,所以

B肝疫苗是世界第一個防癌疫苗。

   臺灣被世界衛生組織讚譽為世界第一個成功消滅B型肝炎疫病的地區,這是我國    

 在全球醫學界的榮耀措施及成果。估計30年後B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大    

幅減少,肝病就不是我們的國病了。

11.B型肝炎疫苗是世界第一個防癌疫苗,它可以預防: B肝病毒所引起的急慢性

肝炎、肝纖維化、肝硬化、肝癌、其他肝臟相關的疾病和D型肝炎。

嬰兒接受完整的3劑B肝疫苗,產生足夠的表面抗體,減少了猛爆性肝炎、

急性肝炎、肝癌和膜性腎絲球炎等疾病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